close
幕起,燈熄,一場夢在眼前做起,上百人的夢。
接觸雲門不是第一次了,在還沒離開高雄前,「行草」已讓我感動。紅樓夢,我最愛的讀物,打小學開始閱讀到現在,可以說情節都能略微記誦。當紅樓夢與雲門湊在一起會是怎樣的場景?

三月二十九日,今天晚上七點四十五分,我陷入林懷民編織的紅樓夢。演出的開頭,身著紅色衣衫的和尚動也不動地端坐著,不必多想,必是寶玉無疑了。林懷民並未照著紅樓夢原著的順序編排故事情節,而是將自己的想法參雜其中。熟悉紅樓夢原著的觀眾乍看之時有可能對於舞劇的情節、角色摸不著頭腦,然而也正是因為舞劇的無法猜透而使它更加吸引人。

舞劇中有兩位寶玉,一是俗世中的寶二爺,一是出了家的寶玉(穿紅衣者即是),而以出了家的寶玉為串連整齣舞劇的角色。舞劇明顯將重心放在黛玉去逝與寶釵出嫁的場景,尤以黛玉逝世為重。出場人物大致有:十二金釵、寶玉、賈政、王夫人、茫茫大士、渺渺真人、侍女。

當十二金釵出場,最先入目的是每個人身上披的各色斗蓬。白底、藍底、紅底、黃底等等,上面再繪上代表角色的各種花朵,非常搶眼。舞者不僅以斗蓬為衣,更以其為道具,斗蓬可說是整場演出最重要的媒介。雖然有斗蓬的花色讓我們辨別誰是誰,若沒有事先看過介紹且記下花色,恐怕十二金釵只能認出寶釵、黛玉、元春、熙鳳─這還是從劇情看出來的。顯然林懷民並不非常重視劇中誰是誰能否表現清楚,整齣舞劇的重點除了在幾位主角外,要表達的該只是人間的情欲。但,這又有何妨礙?

即使服裝華美,這場演出最吸引我的卻是舞者的動作。《紅樓夢》不像之前的《行草》在背景上處理精細,《紅》劇的背景布幕是樸實的,唯有演出中某些場面灑下粉紅碎紙,營造出黛玉葬花的情境並加強對觀眾情緒的感染力值得一提。很自然地我把注意力放在舞者的舞姿上。整場演出的舞蹈組合主要是動靜相配,不論在哪個場景,總有一個角落是靜止不動,而另一角落卻是奇美的舞姿不斷。雲門的演出,不論看了多少次總覺得眼花撩亂,想看這一位舞者的動作,卻又放不下另一邊,只好盡力觀察全場的動向。

雲門舞者給我的感覺總是奔放。既是現代舞,除了古典芭蕾的優雅,雲門舞者的舞姿更多了份狂熱。《紅樓夢》的主要內容在於情欲,以是否表現出「情欲」而論,我認為他們獲得了莫大的成功。坐在國家戲劇院最後一排的我,看著男女舞者的動作時彷彿也聽到了喘息連連,彷彿感受到他們的情意。深情、糾纏、困惑、苦別,在在由一伸手一旋身一抬腿一伏地一動一靜穿透層層觀眾而來。表演者不管在技巧的高妙或情感的表達,都展現出完美的一面。

可惜的是這場演出的音樂並不像以前那般帶給我偌大感動,音樂在一場表演中所佔的重要性自然不可言喻,但我覺得今晚的配樂沒有把當下應表現出的情緒表達出來。一場真正完美的演出畢竟難得。

成為僧人的寶玉朝外膜拜,演出即將結束。明明覺得才過一個鐘頭,燈亮起後一看錶卻發現已是接近十點。幕降而後幕升,約十分鐘的謝幕足以看出演出的成功。手掌拍到發紅,伴著滿腦子的大觀園人間情事,我步出劇院,感到滿足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r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